在湘潭尋訪久違的零食,更像是一場懷舊的旅程。深藏于中路鋪的藥糖、生油月餅、小花片、酸棗糕這些小零食都會勾起我們的回憶。而說起藥糖,湘潭本地人只認定中路鋪的牌子,中路鋪藥糖有著近300年的歷史,鼎盛時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,作坊一度達到七八十家。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去找找記憶中的味道。
在中路鋪鎮,老手藝人向我們介紹了藥糖的整個制作流程,首先是發酵,大米和麥芽通過發酵以后就成了半成品飴糖,然后就是熬制,而這也是整個制作流程中最關鍵的一步,須在專門的蒸汽爐或者鍋爐中用大火慢慢熬制,不停地攪拌翻動,以去除多余的水分。緊接著就是拉扯、擠壓、切片等,經過這些流程后,一片片藥糖就已經初見雛形了。在撒上芝麻,這些藥糖就進入最后的包裝階段,即將送到顧客的手中。
如今,隨著時間的流逝,我們的味覺逐漸變得挑剔,但中路鋪藥糖仍然是湘潭地區中秋佳節的傳統禮品,更是我們平日桌上的小零食,安放著蓮城人的鄉愁。